非主流社交软件涉诈信息瞄上未成年人

近段时间以来,多地公安机关发出紧急提醒:“纸飞机”“蝙蝠”“事密达”等非主流社交软件出现在一些未成年人的智能手机中,电诈分子多用此类软件大肆诱导未成年人从事电信网络的帮助犯罪,危害极大。这些非主流社交软件为何会充斥电信网络信息?如何依法治理?

“下单10元,当爆点破1.5倍的时候立即点击逃跑,一把可赚5元至8元,按这个方法可日赚800元。”

记者近日测试发现,大量涉嫌电信网络的信息出现在一些非主流社交软件中。目前,这些社交软件要么通过手机应用市场,要么通过别人分享的链接,都可以轻易下载和使用。

受访专家指出,社交软件的一对一通信方式受法律保护,违法犯罪人员抓住这一点,精准诱导用户,特别是未成年人参与电信,危害甚巨。监管部门须完善技术手段,加大对非主流社交软件下载使用情况的监测力度,定期集中识别违法违规行为。青少年网络素养也亟须增强,及时识别网络不良信息。

来自安徽宿州的高二学生小杨最近下载了一款非主流社交软件,其社交广场版块有信息称,“可以轻松日赚数百元”。

小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,添加对方为好友,询问其具体操作方法。根据对方指引,小杨进行了一番操作,结果发现不对劲便赶紧停了下来,“和平时我们听到的手段很像”。他后来得知,班上有同学在该软件上玩过一两次“爆点游戏”,被骗了几百元。

根据小杨提供的线索,记者下载并注册登录了一款社交软件,并将社交账号、所在地区、运营商、手机号码等信息发送给对方。很快,对方便发来一段教学视频和客服人员的社交账号,以及一个电话号码。

根据视频内容提示,记者需准备两部手机,一部手机会通过语音或视频通话连接客服,另一部手机用于拨打其指定的电话号码。与客服连线提示下一步操作:如果是1,则表示可以拨通电话,对方通过语音或视频与号主对线,则表示一旦号主发现通话有问题,直接挂断电话。

另一款社交软件宣称“无人直播轻松赚钱”。记者将自己的短视频直播主页截图发给对方,确定可以正常直播后,对方称“借用你的账号直播,你到点拿钱就可以”。记者注意到,其直播内容多与电信有关,比如给电诈分子引流甚至直接实施电诈行为。

还有一款社交软件主要是玩“爆点”。记者登录软件后看到,每一局都会有一个点生成一条曲线,并显示倍数,时间越长,倍数越大。每一局可以下注,然后在那个点“爆炸”之前逃离,逃离成功便可以获得下注金额乘以逃离时倍数的钱。

上述“爆点”社交软件的客服告诉记者,只要在1.5倍之前逃离,“爆炸”的概率很低,稳赚不赔,不过要先充值20元至50元。记者尝试几局后发现确实如此,但在提现时被告知至少要充值200元,且24小时后才能提现。赢了几局后,记者发现,该款游戏进不去了,提现就更不可能了。

除了涉嫌欺诈、外,调查发现,一些非主流社交软件还存在“引诱+敲诈”信息:“40元一次,99元长期,包满意,长期的话是两个月,每天两次。”记者和其中一人联系上后,对方发来价格信息,称“你想怎么指挥我都可以”。据了解,分子随后会使用话术以邀请视频为诱饵,诱骗受害人点击陌生链接下载软件。受害人的手机通讯录信息随即被窃取,一旦就会被对方录屏,再以不雅视频进行敲诈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手机应用商店,一些非主流社交软件都在显著位置标注年龄界限,比如“16+”“18+”等,但下载和登录这些只需一个手机号即可,没有任何身份识别环节,身份信息也可以随意填写,个别软件甚至还能以游客身份登录。

进入这些软件后,各种群聊、个人动态堂而皇之地发着大量涉诈信息,私聊也可以随意发送各种违禁词汇。其中一些软件存在加密通信功能或“阅后即焚”功能,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。

“社交软件都应落实实名认证。”关注互联网法治研究的内蒙古大学法学院讲师李东方介绍,《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》中规定,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、即时通讯等服务的,应当对申请注册相关账号信息的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、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。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,或者冒用组织机构、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,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。

李东方指出,依照反电信网络法规定,如果非主流社交软件未经备案登记,则不能为公众使用。手机应用程序有违法违规信息,如虚假信息,诱导未成年人从事电信网络等信息,就应该按照网络安全法、治安管理处罚法、刑法等进行处理。

“现在一些非主流社交软件在青少年群体中扩散,主要由于软件和使用者数量多,在某一应用程序平台聚集后,如果遭到封禁,会快速在另一软件重新汇聚。而在此过程中执法部门很难收集信息,加上软件更新迭代迅速,名称可以随意更换,导致监管难度加大。”李东方说。

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认为,涉诈非主流社交软件无法杜绝,主要是因为手机应用市场本身是独立的经营主体,其大多只对软件进行表面的审查和技术性防范。因此,如果申请者提交的软件本身是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,且没有明显的木马、病毒等问题,原则上多数可以通过审查并开放下载。

对于违法违规非主流软件的治理,李东方建议,监管部门应完善技术手段,监测非主流社交软件的下载和使用情况,及时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处理。

多地反电信网络中心近日发布消息,“连信”“蝙蝠”“事密达”等,都是一些境外手机聊天软件。电诈分子多用此类软件大肆诱导未成年人从事电信网络的帮助犯罪,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,甚至犯下帮信罪。

警方提醒,一定要多留意孩子手机是否安装了此类软件,尤其初中、高中、高职、大学的家长要格外留意,不要让孩子因蝇头小利而陷入分子设的圈套。

标签: